海南:市场主体“甩包袱”投资兴业“加速度”
我省市场主体增速连续31个月排名全国第一,今年前三季度日均新增企业682户
市场主体“甩包袱”投资兴业“加速度”
触摸地区经济的真实温度,可以从“市场细胞”的活跃度开始——
682户,这是今年前三季度海南日均新增的企业数量;50.81%,这是今年9月海南实有市场主体的同比增幅;截至今年9月,海南实有市场主体增速已连续31个月位居全国第一。
疫情之下,海南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依然展现出旺盛活力与十足韧性。
因看好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与发展前景,今年6月,香港某知名私募基金公司萌生出开拓海南市场业务的想法。得知该公司落户意愿后,来自海口美兰区的企业首席服务专员与服务团队第一时间主动登门,为企业解读政策,并收集、解决企业相关诉求。
“正是这一举动,坚定了我们落户的决心。”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张伟文表示,从意向落户到正式落户,不到一个月时间,他们已办完登记注册的手续,“整个落户过程,几乎都是服务专员在提供‘帮代办’服务,我们除了配合提供材料,没有费什么精力。”
张伟文的体验,是不少来琼投资兴业的企业家们的同感。
常态化开展“政企面对面”系列活动,推广实施企业首席服务专员制度,启动万名干部下企业行动……聚焦市场主体“准入、准营、退出”各环节难点堵点痛点,今年以来,海南在优化营商环境“加法”上持续加码,逐步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,完善问题闭环解决机制,真正做到“企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。
截至今年9月底,海南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共办结各类营商环境问题3721件,帮助一大批市场主体甩掉“包袱”轻装上阵。
稳住市场主体,除了助其甩掉“包袱”,还要再送政策制度“礼包”。
围绕“最低市场准入、最简权力清单、最优审批服务、最有效监管”的“四最”要求,海南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、“证照分离”、承诺即入制、“一业一证”“一企一照”、注销便利化等改革,做好审批“减法”。
“譬如一家销售预包装食品的市场主体,原先在办理营业执照后还需拿到食品经营许可。”省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,如今,该市场主体在企业登记注册环节勾选相应经营范围完成备案后,即可开展经营活动,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。
目前,海南已实现企业开办“全省通办”“一网通办”“跨省通办”,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,申请材料压减超八成;市场主体名称、住所登记实现非禁即入式的自主申报、无人工介入式的自动审核;在全国率先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,电子营业执照、电子印章在企业开办环节实现签署功能,投资者在海南开办企业实现零成本、零跑动。
减环节、减时间、减成本、优服务,海南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,激活创新创业“一池春水”。目前,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已突破200万户,近年保持年均40%的增长速度。(记者 李梦瑶)
- 武汉道路救援入驻城市分类网黄页
- 泊头市利诺工量具有限公司入驻城市分类网黄页
- 城市分类网覆盖全国3000多个县区分站的优势是什么
- 如何选择合适的城市分类信息网站
- 在城市分类信息上发布有什么好处?
- 城市分类信息网(fenlei.cn)的信息发布功能介绍
- 城市分类网(fenlei.cn)小程序“城市分类”上线啦
- 开通:合肥宏排市政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网站
- 同城分类网(fenlei.cn专注于提供本地分类信息
- 像城市分类网这样的分类信息网站有哪些?
- 城市分类信息网可以为你做什么?
- 哪个网站发布信息效果好?
- 如何查找信息发布网站
- 城市分类网招募本地站长
- 城市分类网推出商家、信息认领功能
- 湖南夯实发展基础——电力“满格” 水利显威
- 湖北创建12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
- 辽宁下发通知:组建62个重点实验室43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
- 重庆人社“智慧人社”新系统 足不出户尽享便捷
- 宁夏出台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实施方案